東南網6月20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賴志昌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前一輪強降雨間隙,記者見到了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的龍巖新羅區萬安鎮公路站站長羅雄新,疲憊明顯地寫在他那滿是滄桑的臉上。“累肯定是很累了,但只要在崗一天,就要永遠記住:養護好公路就是我的初心。”老羅憨厚地說。
老羅今年55歲。他和30多名養護工人共同負責萬安轄區鄉道松溪路、涂潭路、高廈路等總長243公里公路的日常養護。
“公路養護關系著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老羅在萬安公路站工作5年多了,對哪條路哪段是汛期防范重點、哪一路段容易擁堵等,他都銘記在心。
萬安鎮距離新羅城區6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蜿蜒崎嶇的道路在山林中穿行,一遇汛期發生各種災害的可能性很大。6月9日至14日,受強降雨影響,萬安鎮不少路段出現了溜方等險情。
9日清晨6點多,正在梅村搶險的老羅就接到電話:松溪路一處路面突發滑坡,一輛滿載十幾名乘客的中巴車被困,而大雨卻沒有一絲停歇的意思,情況十分緊急。
險情就是命令!老羅當即冒著大雨,騎上摩托車匆匆奔赴搶險保暢通第一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早上7點半,老羅第一個趕到現場,立即將車上的群眾疏散,又現場指揮挖掘機、鏟車加快搶險作業。
3個多小時的搶險后,雨停了,路也通了。而此時,老羅又接到新的險情通知。老羅拖著疲憊的身體,和工友們一起,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處搶險點。“當天滑坡就有七八處,早上根本來不及吃早餐,晚上回到家時已是7點多了。”
據了解,9日至14日,萬安鎮共發生大小滑坡60多處,出動鏟車、挖掘機40多輛次,老羅和30多名同事晝夜堅守在路面搶險救災一線。
“這次汛期老羅和他的同事很給力,雖然雨量大,但村民出行都沒受太大影響。”提起老羅,萬安鎮松洋村村支書楊永河豎起了大拇指。
養路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煩瑣。老羅和同事們常年忙碌在鄉村道路上,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遇到道路搶修,還有危險相伴而行。
2017年一次汛期搶險中,老羅就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天,得知有一處滑坡,老羅立即騎上摩托車趕赴現場。途中,剛騎過一處山坡,就聽到身后“轟隆”一聲巨響,一回頭,發現剛走過的路已被滾石土方掩埋。老羅一驚:要是遲了10秒鐘,自己肯定被滾石土方砸中。稍微調整心緒后,老羅又繼續奔向群眾最需要他的地方。
這些年,老羅始終兢兢業業堅守在公路養護一線,曾被評為龍巖市優秀共產黨員。他說:“養護公路工作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道路暢通、車來人往平安,心里就無比欣慰。”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2019-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