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集群,新興產業快馬揚鞭
6月28日,上汽乘用車寧德基地首臺通線車下線儀式舉行,標志著上汽寧德主機廠項目進入為批量投產作準備的重要階段。
上汽“相中”寧德,顯然與“獨角獸”寧德時代不無關系。
權威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寧德時代裝機量為23.52GWh,國內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29%提升到41%,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第一動力電池制造企業的地位。
如今的寧德,已集聚廈鎢、卓高、杉杉、青美、邦普等近40個上游配套項目,涵蓋正負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及電池構件材料。
新興產業在實體經濟中最具活力,是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鍵。但這些產業在發展初期,往往總量不足、質量水平總體不高,集群化成了加快發展的一劑良藥。
近年來,我省密切跟蹤國際科技、產業發展最新變化,從技術鏈、價值鏈和產業鏈出發,建立“一個行業、一個規劃、一個政策”工作機制,加快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
強化建鏈強鏈補鏈,強化招商引資,成為促進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首要抓手。
作為我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正是在這一戰略下,實現從“填屏補芯”到“增芯強屏”跨越。如今在福建,廈門聯芯、三安光電、莆田福聯等集成電路項目加快建設,新型顯示面板、觸控、模組和終端整機等主要龍頭企業超過25家。
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衛星應用產業為突破口,福建著力引進和培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成效顯著。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8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4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4%,數字經濟占全省GDP比重達39.8%。
新材料產業的龍頭帶動效應顯著。去年10月,恒申控股集團通過收購荷蘭福邦特控股公司,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己內酰胺生產集團,吸引大量上下游企業就近配套。青拓集團率先引進國際工藝,改變了不銹鋼生產的傳統模式,在青拓等龍頭企業帶領下,我省不銹鋼產能位居全國第一。
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是省委省政府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重要舉措。借助區域協同,新興產業集群式發展有了新契機。
我省石墨烯產業已形成以福州和廈門為創新核心區,以廈門火炬高新區、泉州晉江和三明永安為產業集聚區的“兩核三區”產業發展格局,產學研用實現無縫銜接。羅源縣和漳州市也紛紛搶抓機遇,積極爭取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配套項目落地,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集群式發展,讓福建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2018年,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4300億元,高技術產業同比增長14.1%,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5.1個百分點。
優環境,打造“三創”新高地
最近,福建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佳洵登錄福州市網上辦事大廳,發現首頁多了“我的惠企政策”選項。點擊企業所屬分類后,116項惠企政策一目了然。
以往,各項惠企政策分散在各部門的文件中,企業查詢不方便。去年起,福州開展最新惠企政策全面梳理,提煉政策干貨,并以簡單明了的表格式辦事指南呈現,讓惠企政策精準直達企業。
如今,類似的貼心服務在我省層出不窮——
為便利企業辦事,我省推出手機版、微信版省網上辦事大廳,構建以閩政通App為基礎的全省一體化移動便民服務平臺,實現網上政務服務從PC端到移動端轉變。目前,閩政通App已接入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逾16萬項,整合政府及第三方可信便民服務事項25類493項。
據悉,市場監管、稅務、公安、銀行等部門正依托閩政通App開發“網上刻章”模塊,今后企業申請辦理商事登記設立業務有望同步完成刻章手續。
開辦企業是創業者面對的首道坎。如今,全省實現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超額”完成國務院提出的今年上半年“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8.5天”的目標。
泉州推出的“一窗通辦”服務,通過數字化“一窗受理”平臺,市場監管、公安、稅務、社保醫保等各部門并聯審批,讓企業開辦流程再壓縮。
繼廈門在全省首試將小微企業低壓接入容量放大至160千伏安,實現小微企業辦電“零上門、零審批、低成本”之后,今年4月1日起,這一舉措在全省推廣。這意味著,對申請50~160千伏安用電容量的企業來說,獲得電力時間大幅縮短,接電成本普降40%~90%。
納稅也有了“套餐式”服務。記者從稅務部門了解到,目前我省13個法定涉稅事項和首次領用發票事項均可通過網上一次性無障礙辦理,全省首次申領增值稅發票提速至1個工作日內辦結。
……
去年6月,我省出臺提升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隨后成立“省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小組”,踐行“馬上就辦”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軟硬件配套、破解項目落地制約因素。13個方面41條改進措施,提升了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激發了社會投資創業熱情,進一步打開市場的活力之門。
為進一步激活市場動能,福建充分推進降本減負,去年全年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超過700億元。繼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后,4月起,全省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每千瓦時降低2.14分錢;5月起將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18%降至16%……
做好市場經濟“服務員”,活用行政調控與市場開放“兩只手”,讓企業的獲得感實實在在。
廈門芯光潤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卓廷厚說,半導體研發項目門檻高,投入大、周期長,稅務部門及時落實稅收好政策,切實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
“得益于政府技改基金支持的1500萬元低息融資,我們擴建了十幾條各類型生產線,在過去兩年每年產值增長超過50%。”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家應說,趕上民企發展春天,企業信心越來越足。
今日福建,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三創氛圍日漸濃厚。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省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0.11萬戶,同比增長26.62%。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實施民辦教育分類管理 對民辦學校實行差別化扶持2019-07-04
- “僑智”自主知識產權成果項目落地福建2019-07-03
- 福建省養老金上調 7月底前一次性發放到位2019-07-03
- 福建開通首條跨越歐亞美的第五航權貨運航線2019-07-03
- 這份全省表彰名單出爐,你上榜了嗎?2019-07-03
-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來閩開展調研2019-07-03
- 福建:絲路遠航,構筑開放發展大格局2019-07-03
- 《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解讀2019-07-03
- 定了!7月5日,外交部向全球推介福建!2019-07-03
- 二青會體校乙組田徑決賽 福建隊獲5金6銀2銅2019-07-0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定了!7月5日,外交部向全球推介福建!2019-07-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