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福建長汀的楊梅就熟了。
此時如果你走進楊梅園,微風搖曳中,一陣陣甜香撲鼻而來。一顆顆楊梅渾圓可愛,剛剛成熟的是深紅色、熟透了的是紫紅色,如同一粒粒紅瑪瑙掩映在碧綠油潤的葉子下……
輕輕采下,緩緩放進竹籃,再蓋上一層葉子保鮮,真是賞心悅目。
2004年6月10日,福建長汀老鄉捎來的這樣一籃楊梅就擺在了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習近平的桌上。
與楊梅一起捎給習近平的,還有一封信。這籃果子和信,牽出一段往事。
長汀縣是客家人聚居地,也是著名的中央蘇區縣和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閩西自古山靈水秀、林茂田肥,但近代以來森林遭到嚴重破壞,長汀因此成為最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區之一。1985年前后,長汀的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短短八個字寫盡了長汀的困境。
1999年11月的一天,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在前往龍巖市調研時專門去了一趟長汀。在河田鎮露湖村石灰嶺的項公亭,他久久佇立。
這座亭是當地人感念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水土流失治理所作貢獻而集資修建的。
亭子四周樹木成林,雖時至初冬,卻依舊綠意盎然。但目光越過這片蔥蘢的綠色,更遠處卻是紅土裸露、延綿不絕的山頭。據說,這些沒有植被覆蓋的紅土夏天能將雞蛋烤熟,被當地人喚做“火焰山”。
在長汀,“窮”與“荒”是一對孿生兄弟。當地負責人向習近平訴說困難,因為財政緊張,水土流失治理很難靠自身力量完成。
習近平風趣地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鼓勵當地干部。他提出要“爭取國家、省、市支持,完成國土整治,造福百姓”。
不到兩個月,時任長汀縣委書記饒作勛帶著請示材料到省里匯報。還沒見著省長,一位同志的話讓他心里涼了半截:“這件事估計很難,因為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還從來沒有安排到縣一級的先例。”
讓饒作勛意外的是,習近平一接到《關于請求重點扶持長汀縣百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請示》便當即批示:同意將長汀縣百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和上報長汀縣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縣。
此后,福建省委、省政府舉行專題會議確定2000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確定每年由省級有關部門扶持1000萬元資金。長汀大規模治山治水的大幕就此拉開。
客家人忍苦耐勞,只要有政策、有支持,便想盡一切辦法種樹育林、改善生存環境。而政務繁忙的習近平,也將長汀的事兒一直放在心上。
2000年5月,習近平得知長汀正在建設生態園,專程托人送去1000元,捐種了一棵香樟樹。
又過了一年多,2001年10月13日,習近平再次來到長汀,他指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要鍥而不舍地抓下去,認真總結經驗,對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此后不到一周,習近平對長汀水土保持工作再次作出批示:再干8年,解決長汀水土流失問題。
時任長汀縣水土保持局局長的鐘炳林,從事水土治理工作多年。近二十年過去了,他對習近平扎實、誠懇的工作作風印象深刻。
那一年,鐘炳林向習近平匯報了四五個與水土流失治理相關的專業數據。習近平記得很用心,在此后的講話中一字不差地復述出來。
鐘炳林在山坡上拔下一株鷓鴣草遞給習近平,告訴他這種草生命力極強。習近平接過細細端詳,笑著鼓勵他們:“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長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好,讓這種草
責任編輯:黃仙妹
- “2019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福建行”踏訪長汀2019-06-26
- 跳動不息的“蘇維埃血脈”——“中央紅色交通線”解碼2019-06-23
- 長?。骸凹t色小上?!?,邁步新征程2019-06-21
- 風展紅旗如畫——來自長征出發地長汀、寧化的紅色信仰報告2019-06-21
- 長汀縣南山中復小學:開展紅色教育 傳承紅色基因2019-06-20
- 福建省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好局起好步2019-06-18
- 初心永不忘 走好新長征2019-06-17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福建長汀:關心群眾生活 構筑銅墻鐵壁2019-06-17
- 漳州市農產品網銷進入熱銷旺季2019-06-14
- 漳州楊梅游火爆 廈漳大橋收費站車輛排起長隊2019-06-0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習近平這些話字字珠璣2019-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