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老鐵路搖身變公園。
向莆鐵路首開,乘客展示車票。 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感言
“工具變遷見證鐵路大發展”
鐵路30年接觸網檢修作業工具的變遷歷史,見證了海西從“手無寸鐵”到復興號馳騁在廣袤大地的壯舉。
上個世紀80年代末,鷹廈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福建進入鐵路電氣化時代,出現接觸網工種。最初檢修接觸網采取梯車作業,推梯車需要4人,梯車上2人作業,工作效率很低,穩定性差。90年代初期,第2代接觸網檢修作業工具是將梯車焊接在平板車上,這樣雖有了高度但不能升降。
到了第3代,具有升降平臺的軌道車在檢修作業中逐漸廣泛運用。特別是在90年代末,液力驅動的接觸網作業車投入使用后,不僅駕駛室安裝了空調,升降平臺還配備急停裝置,有效保障了作業人員的安全。
2009年,八閩大地正式跨入“動車時代”。與此相對應,接觸網作業車的車型變化速度也不斷加快。2014年,JZW-4G 型接觸網高空作業車問世,標志著檢修工具進入第4代。這個車型不僅時速達到120公里,除了傳統的升降平臺之外,還配備了高空作業斗和撥線裝置,最大作業高度可以達到16米。
2016年8月,專業性更強的4C檢測車投入使用。“4C”通過安裝在車頂的30臺3000萬像素高清相機,可以對接觸網腕臂和定位裝置內發生的異常情況迅速判斷,實現接觸網懸掛部件圖像的高速采集、存儲、自動分析。這讓檢測告別了主要依靠人工作業的方式。
201 7年,JJC型接觸網檢修車投入使用,該車列全長220米,擁有175米長的作業平臺,可實現一次起停車可對175米長的接觸網進行集中檢修,綜合檢修作業效率大大提高。作業平臺像百米跑道,能夠滿足五六十人同時作業,并配有51處視頻、語音監控系統,作業車平臺裝有地燈,可滿足夜間、隧道等照明不足環境的作業。
我從駕駛平板車到現在的“千萬豪車”,見證了海西鐵路發展巨變,心中感慨萬千。現在不僅有4C檢測車和JJC檢修列,還有時速達160公里的JDZ—160接觸網多功能作業車和DPT多平臺作業車,我成了駕駛“千萬豪車”的司機了。
——福州供電段43歲的接觸網作業車司機林翼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鷹廈鐵路四對列車恢復運行2019-09-25
- 鷹廈鐵路華安城區段外移工程可研報告獲批2019-02-01
- 三明:祖孫三代駕駛69年火車 見證鷹廈鐵路“三級跳”2018-04-2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看紅旗飄飄 聽紅歌嘹亮——佳節將至綠色閩北2019-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