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守初心,繼續奔走在希望的田野
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在福建省科特派中產生熱烈反響
從事竹蓀種植培育18年的科特派高允旺在順昌縣高陽鄉小筒村錐栗山傳授竹蓀種植培育技術。(資料圖片)
海峽網10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鄭雨萱)昨日,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作為科特派制度的發源地,我省廣大科技特派員認真學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繼續奔走在希望的田野,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此次會上,扎根在山區光澤縣的科技特派員蘇海蘭作了典型發言。“習總書記鼓勵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為我們基層科技人員今后努力指引了方向。”蘇海蘭說,在今后工作中,將不忘初心,繼續扎根基層一線,創新科特派服務模式,更好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2014年,蘇海蘭作為科技特派員入駐光澤縣承天藥業集團,培育稀缺中藥材七葉一枝花產業。蘇海蘭說,在6人專家團隊研究下,七葉一枝花育苗從原來需要2年且只有5%的出苗率提升到如今只需6個月超60%的出苗率,目前基地已有6000多畝,并帶動全省農戶種植1.5萬畝,預計達產收成后將實現3億元增收。
今年7月,蘇海蘭到光澤縣林業局掛職科技副局長,從指導企業向指導全縣產業轉變。“我將以光澤縣為試點,探索創新科特派與企業構建利益共同體,進一步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特派服務模式,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企業和農戶。”蘇海蘭說,未來對技術有需求的企業將與科特派團隊簽訂技術服務協議,科特派團隊在服務過程中不僅僅把技術運用于企業發展,還要帶著企業的人員一起做科研,為企業培育一批技術人才和“土專家”,真正讓科技成為產業發展的動力。目前,蘇海蘭已聯合其他院校相關科特派團隊,將科技服務建立在七葉一枝花全產業鏈上。她希望,能夠通過科技和產業緊密結合,在帶動更多的企業、農戶產生更大效益的同時,讓更多科研成果實現轉化。
作為這次受表彰的92名科特派之一,“福建巨峰葡萄之父”謝福鑫從1999年開始,整整20年,當了10期科特派,其中8期科特派“正規軍”、2期“義務科特派”。已經76歲高齡的他,仍然壯心不已。在他的鑒湖果蔬品種園里,除了100多個品種的葡萄外,還新引進野草莓、野木瓜等新品種,他繼續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揮余熱。
“我雖然已經76歲了,但只要我還能走得動,還能開得了口,我愿意繼續當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為農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盡一點綿薄之力。”謝福鑫說。
20年來,南平共有10批10109人次的科技特派員奔赴農村,穿梭山林,躬耕鄉野,實現了1634個建制村科技服務全覆蓋,為“三農”帶來了福音。
“作為第一任科特派,我們的初心不變,就是科技為民。”首批科特派之一、56歲的高級農藝師吳敬才說。
“習總書記強調,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我們必須利用好自己在產業方面積攢的經驗和資源,更好地讓農民錢包鼓起來、鄉村富起來。”從事竹蓀種植培育18年的科特派高允旺說。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守初心,持續創新,繼續推動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走深走實。”南平市領導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科特派:鄉村振興的科技答卷2019-10-21
- 習近平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 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2019-10-21
- 前三季度福建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11%2019-10-21
- 福建省政府調度部署住房城鄉建設和自然資源工作2019-10-21
- 福建省推進民政“放管服”改革 讓群眾少跑腿2019-10-21
-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出爐 福建互聯網發展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八2019-10-21
- 重磅!福建等6地被確定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19-10-21
- 福建:每個村(居)將配備1名“兒童主任”2019-10-20
- 前三季度全省財政收入增長保持穩定 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2019-10-20
- 福建省出臺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行動方案 提出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2019-10-2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習近平會見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2019-10-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