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穿越歷史煙云,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依然震撼人心——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奮起抗爭14載,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這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更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

      聽,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激蕩時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一段歷史永志不忘——團結御侮、浴血奮戰,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

      “日本投降矣!”

      75年前的8月15日,《大公報》頭版用超大號的五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宣告這一重大消息。

      短短五個字,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近代中國,戰爭的烽煙似乎從未消散。從1840年英國殖民者憑借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開始,泱泱中華陷入了一個個割地賠款的屈辱噩夢。

      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一座布滿累累彈痕的“殘歷碑”,將歷史永遠定格——1931年9月18日。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在遼寧省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舉行(2018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在這一天的晚上,日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幾個月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從那時起,白山黑水間的抗日救國烽火迅速燃遍全國,不愿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長達14年的持久抗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說。

      展館內,游客劉思陽女士和她6歲的女兒,在白色的“國歌墻”前久久駐足。

      “我女兒還小,展覽中的不少內容她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在‘國歌墻’這兒給她講了很久,這是她最熟悉的歌。我想讓她了解這是一場人民的戰爭,是當年的先輩用血肉筑起了新的希望。”劉思陽說。

      九一八事變、炮制偽滿洲國、華北事變……日本侵吞整個中國的野心一日更甚一日。

      盧溝橋畔,碧波蕩漾。89歲高齡的鄭福來老人臂戴“宛平志愿者”紅袖標,思緒卻回到83年前的那個夜晚:“我家住在盧溝橋西,到盧溝橋不足50米。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炮彈聲差不多響了一宿……”

      那個晚上,密集的槍炮聲把年僅6歲的鄭福來從睡夢中驚醒。他明白,日本人進城了。頭一天還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四春子,被落到自家門前的炮彈炸死。

      “死一個中國人,就像死一只螞蟻。”80多年過去了,鄭福來老人依然萬分憤慨。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七七事變第二天,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就通過電波,激蕩著億萬國人的心。

      “誓死不做亡國奴!”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全體中華兒女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盡管當時的力量還很弱小,但作為最早發表抗戰宣言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擔起了抗日救亡先鋒的歷史責任,發揮了中流砥柱的關鍵作用。”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王新生說。

      江蘇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莊嚴肅穆。今年8月15日上午8時整,各界人士在此舉行和平集會。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2019年1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第一次來紀念館參觀的“95后”凌博建,在一面巨大的檔案墻前停下腳步。藍色是幸存者的檔案,灰色是第三方證人、日本老兵的檔案,黑色是死難者的檔案,一共一萬多份。

      “每個檔案背后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鮮活的歷史。”凌博建感慨地說:“6周時間里,30多萬同胞被屠殺。身處和平年代,很多時候會忘記和平是多么可貴,只有回顧歷史,才知道侵略者是多么殘忍。”

      漫步展廳,1213張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照片在墻上密密麻麻地陳列著。那一張張定格的面龐,仿佛仍在凝望著這段苦難的歷史。

      整個14年抗戰期間,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一半國土被日寇踐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最早的抗爭,最后的勝利。

      在這場關乎世界和平、人類命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和消滅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如鏡,昭示未來。

      紀念館廣場上,人們撞響和平大鐘。鐘聲悠揚,寄托著人們對逝者的無限哀思,對人類命運與共、世界和平發展的美好期盼……

      一種精神穿越時空——血戰到底、抗戰到底,中華兒女譜寫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一首膾炙人口的《游擊隊歌》,曾在抗戰期間鼓舞了萬千軍民。撫今追昔,歌詞中“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又何嘗不是當年艱苦條件之所迫?

      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是落后的農業國同強大的工業國之間的較量。新四軍老戰士江斌回憶道:“日本鬼子拿的是新式機槍、山炮,子彈也足。我們用的槍是老舊的‘湖北條子’‘老套筒’。子彈袋子看起來直挺挺的,實際上沒幾顆。”

      敵強我弱,裝備落后,缺衣少糧……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撐英雄先烈穿越槍林彈雨?是什么樣的精神鼓舞中華民族歷經血與火的考驗?

      江西南昌友竹路上,一棟二層小樓靜靜矗立。這里是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82年前,新四軍在這里完成組建。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廣場,南昌市書院小學學生向革命先輩的塑像敬獻花籃(2019年4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館內,一幅名為《八千人歌詠大游行》的油畫令參觀者紛紛駐足。畫中,音樂家何士德站在卡車上指揮8000人進行歌詠大游行,馬路上人山人海、群情激憤,“保我中華”橫幅迎風高揚。

      “當時大批熱血青年、愛國人士匯集南昌,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加入新四軍戰地服務團、江西青年服務團等組織,抗日救亡熱情空前高漲。”館長劉松濤說,“眾志成城、舍生忘死、共赴國難的精神,早已融入國人的血液。”

      正如當年的一份報紙社評所說:“今天南北戰場上,是爭著死,搶著死,因為大家有絕對的信仰,知道犧牲自己,是換取中華民族子子孫孫萬代的獨立自由,并且確有把握,一定達到。”

      “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毛澤東同志一語中的。

      上海蘇州河畔,一面布滿了8個炮彈孔和400余個大小槍彈孔的高墻,記錄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激戰正酣。面對數倍于己的強大敵人,中國守軍第88師第524團謝晉元、楊瑞符帶領“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血戰到底……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觀眾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內參觀(8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前后方都明白淞滬會戰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如果退縮,國將不國,我們唯有頑強抵抗。”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程兆奇說。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場……”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內,《歌八百壯士》旋律反復奏響,把人們的思緒再度拉回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誓死報國的佟麟閣,面對日寇進犯慷慨陳詞“國家多難,軍人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

      戰斗到最后一刻的張自忠,親筆寫信告諭官兵“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不半點改變”;

      受盡折磨的趙一曼,臨刑前高唱“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殮著戰士的尸體,尸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

      以枯草、樹皮和棉絮果腹的楊靖宇,只身與敵人周旋5晝夜,頑強斗爭,直至彈盡;

      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8月25日拍攝的上海四行倉庫西墻,如今這里也是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向公眾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這些挺身而出的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筑起牢不可破的血肉長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淬煉出的抗戰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人民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永不屈服、一往無前!

      一個信念引領未來——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行的新成就告慰歷史、告慰先烈

      近代以后,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一次次被打斷。然而,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氣餒,而是一次次頑強站起,重整行裝再出發。

      山東臺兒莊古城,運河濕地公園荷花盛開,游人如織。

      1938年春天,為阻止日軍南下,中國守軍發起臺兒莊戰役。歷經半個多月的激戰,中國軍隊一舉擊潰日軍兩個精銳師團主力,繳獲大批武器裝備,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歷史上作為轉折點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臺兒莊。”當時一家國外媒體充滿敬意地寫道。

      然而,無情的戰火,也讓這座運河邊的千年古城90%以上的建筑被摧毀,“無墻不飲彈、無土不沃血”。在斷壁殘垣中站起,如今的臺兒莊古城歷經重建,小橋流水、青磚碧瓦,一片繁榮景象,成為遠近聞名的江北水鄉、旅游名城。

      “當年炮火紛飛處,今朝幸福祥和城。臺兒莊的戰爭遺址時刻提醒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一名游客感慨地說。

      云南昆明,西南聯大舊址。幾間簡陋平房鐵皮做頂,黃土做墻,就是當年的教室。

      這所建立于抗戰烽火中的大學,在艱苦的條件中堅持辦學,取得的成績令人驚嘆:培養了8000多名學生,先后走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70多位院士……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青年學生參觀西南聯大舊址(2019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西南聯大既為中華民族傳承了歷史與文化,也為中華民族復興儲備了大量人才。其所體現出的民族精神、教育精神和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典范。”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說。

      在抗戰這樣艱難的環境里,我們都能夠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今天,我們的條件、環境早已今非昔比,又有什么樣的理由不繼續迎難而上、艱苦奮斗?

      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院墻外,每隔幾分鐘,就有時速高達300公里的列車呼嘯而過。

      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這條哈大高鐵所處的位置,就是當年的南滿鐵路。

      從寫滿民族血淚的南滿鐵路,到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高鐵,中國人民走過了漫長而又艱辛的奮斗歷程,一步步從磨難中奮起、在磨難中成長。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征服,沒有什么挑戰不可戰勝!”“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志愿者朱誠儒說。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

      參加“記者再走長征路”活動的媒體記者在陜西省子長縣瓦窯堡會議舊址采訪(2019年8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陜西延安瓦窯堡會議舊址展廳里,掛著一幅名為抗戰之聲的經典照片。英姿颯爽的年輕號手舉起右臂,面對飄揚的抗日旗幟昂揚吹號,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抗戰決心。

      戰爭年代抗戰信念堅如磐石,和平時期帶領老區群眾脫貧攻堅的決心同樣矢志不渝。

      就在去年,在中國共產黨人持之以恒奮斗下,延安最后兩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如今,延安正把脫貧作為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對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力奔跑。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75年前的偉大勝利,浸透著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與生命,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75年后的今天,我們將以怎樣的信念與擔當,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