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融入新發展格局
——訪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
東南網3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陳榮富 通訊員 林劍冰)“近年來,莆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通過產業數字化,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李建輝介紹說,莆田經濟發展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莆商遍布天下,占據著國內木材、金銀珠寶、民營加油站等行業五成以上的市場占有率,由此創造出的GNP是莆田GDP的五倍;二是莆匠聞名天下,其中鞋業制造能力強、工藝精湛、產業鏈條齊全,成為世界名牌運動鞋的定點生產基地,而且還是全球最大的沉香檀香木雕交易集散地、全國最大的木雕生產基地、全國三大紅木古典家具主產地之一、全國三大銀飾交易市場之一、全國三大油畫產業基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莆田木雕大師鄭春輝榮獲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稱號。
“可是,我們也面臨一些痛點。盡管莆商在一些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高,但也存在多小散雜、缺乏品牌、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同時,本地產業存在缺品牌、缺研發創新、缺資源整合等問題。”李建輝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莆田市發力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既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去年,莆田市平臺經濟新增交易額844億元,同比增長97%;新增稅收19.4億元,同比增長86%。發展如此迅猛,背后有什么訣竅?李建輝解釋道,一是借勢發力、化散為聚,推動開枝散葉在全國各地的一片片“雪花”滾成“雪球”,用“流量經濟”催生產業回歸的“留量經濟”;二是跨界融合、創新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是打通堵點,暢通循環,為產業賦能增信。
“除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也同步進行,這方面我們有基礎、有優勢。電子信息產業起步比較早,產業基礎比較實,人才積淀也比較深。”李建輝說,莆田電子信息產業鏈比較完整,擁有華佳彩高端面板、福聯砷化鎵芯片、合力泰顯示模組、三利譜偏光片等拳頭項目和產品,已成為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同時培養了一大批善于經營管理的電子信息人才。去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莆田電子信息產業表現強勁,逆勢增長20%。
李建輝表示,下一步將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這兩端持續發力。一方面,加快發展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北斗技術、5G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線經濟和智能經濟,推動產業數字化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重要承載區。另一方面,立足本土和在外產業優勢,以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立足點,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經濟標桿企業,打造國家平臺經濟示范區。
責任編輯:趙睿
- 全國人大代表陳紫萱建議:完善信用法律法規體系2021-03-08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準備議案建議2021-03-05
- 莆田推行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制度改革2021-03-05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準備議案建議2021-03-04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住閩全國政協委員抵京2021-03-04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住閩全國政協委員抵京2021-03-03
- 莆田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1-03-03
- 早部署、早謀劃 “莆田力量”迎春生長2021-03-03
- 追記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喀什地區提孜那甫村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2021-03-03
- 【代表委員風采】鄭奎城:勇擔責任的疾控人2021-03-0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教2021-03-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