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打造維護群眾生活安全的“金鐘罩”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劉碩
“針對高空拋物、偷盜窨井蓋等問題,加大懲治力度”“守護‘舌尖上’‘腳底下’的安全”……從頭頂上,到舌尖上,再到腳底下,群眾身邊的安全問題,都被寫入今年的“兩高”報告。著意打造維護群眾生活安全的“金鐘罩”,充分彰顯司法增進百姓福祉的作用,讓人感受到法治陽光的溫暖。
按照此前的法律,高空拋物、偷盜破壞窨井蓋算不上嚴重違法,有時甚至只被視為道德素質問題。近年來,高空拋物逐漸成為一大熱點話題,丟蓋窨井“吃人”“傷人”事件日益多發。有關方面以調查取證難、處罰依據不明確、懲處力度不好掌握等為由擱置矛盾,問題越積越多。薄律輕罰難平民怨,不用重典不足以體現罰當其罪,不嚴懲不足以震懾遏止。
以人民為中心,群眾需要什么,法治就要保障什么。針對高空拋物和盜竊破壞窨井蓋,法院和檢察院不僅制發司法建議,還從懲處上升格入刑,明確可以故意傷害、故意殺人定罪處罰。從今年3月1日起,高空拋物罪成為一個獨立罪名,目前已有多人被判高空拋物罪。對涉窨井蓋刑事案件,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34件38人,起訴49件55人。與此同時,司法機關還積極發揮監督職能,推動相關要求落地,督促有關部門補上漏洞,并通過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群眾的認知水平。這既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教育作用,有助于減少和遏制此類悲劇的發生,也為防范此類問題繼續發生筑起法治屏障。
安全無小事,防范無休止。“兩高”報告強調頭頂上、舌尖上、腳底下的安全,為打造維護群眾安全的“金鐘罩”又添一把力。除了司法手段,推動高空拋物、盜竊破壞窨井蓋等問題的防治,還需堅持綜合治理、協同治理的理念,用好“黑科技”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加強與有關職能部門、基層組織、物業企業等方面的聯動,形成齊抓共管共治的局面,細微之處查漏補缺、織密鑄牢,才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趙睿
- “十四五”開局之年,習近平兩會上多次強調這三項任務2021-03-11
- 第一觀察 | 青年人,總書記在兩會上@了你2021-03-11
- 青春也有代言人——聆聽全國兩會的“青春聲音”2021-03-10
- 3月10日兩會日程2021-03-10
- 讀懂創新的五大關鍵詞——從全國兩會看科技自立自強2021-03-10
- 承辦去年兩會建議提案494件 水利部實現“三個一百”2021-03-10
- 兩會速評:“刷臉”時代,我的“臉”應該有“法”做主!2021-03-09
- 求解鄉村振興五問——從全國兩會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1-03-09
- 3月9日兩會日程2021-03-09
- 聚焦鄉村振興 聽聽全國兩會上這些福建聲音2021-03-0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汪洋2021-03-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