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劃艇運動員劃向終點——常口村。董觀生 攝
學生在常口開展研學活動,學生在誦讀村規民約。董觀生 攝
東南網3月9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董觀生)近日,在三明將樂縣常口村前的金溪河上,皮劃艇運動員們正在全力訓練,因為負氧離子濃度常年達到世衛組織界定的“非常清新”的標準,不少皮劃艇項目的運動隊把訓練基地搬到了這里。然而,二十多年前的常口村,還是一個沒有一條寬敞的水泥路、沒有幾幢新房子、沒有幾盞能亮的路燈的“三無”村。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常口村的“生態飯”已經穩穩當當。在全國人大代表、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的眼中,這一切的變化靠的是青山綠水這個“無價之寶”。
“作為一個基層代表,我們側重于反映一些農村方面的建議。”張林順在此次全國兩會就如何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提出了一個議案,旨在讓農村在鄉村振興當中得到政策傾斜,來幫助老百姓人居環境得到快速提升。
談及“十三五”期間家鄉的變化,張林順告訴東南網記者,守住這邊綠水青山實屬不易,當年,常口村也面臨過一個極大的“誘惑”。“有企業出高價,希望收購山上的天然林。不過,村里當時最多的聲音就是要留住青山,再難也不能砍樹、不能賣山。”
守住青山綠水,村里有啥變化?
“村里有位來自江西撫州市的老板,叫徐良輝,來到村里經考察后,決定在常口村種植臍橙。村里從村民手中流轉了800畝地,平整過后再租給徐良輝。去年3月種上大苗,3年后就能到豐產期。”張林順算了一筆賬,到了豐產期,僅村集體這一塊,每年就能增加收入80萬元。
張林順說,多年來,常口村人民牢記習近平“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的重要囑托,探索出了一條“山水林田湖+景觀提升+產業振興”的發展之路,這些年,常口村搞起了漂流,辦起了研學基地,還被列入福建省“全福游、有全福”的旅游精品線路。福建省旅游集團去年更是和縣里簽下大單——計劃投資6億元,打造綜合性文旅康養產業,常口村是其中一個重要板塊。
青山綠水讓村民吃上“生態飯”,這飯也越嚼越有味。張林順說,如今的常口村,民居白墻黛瓦,花草水景遍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2.3萬元,村集體收入122萬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10多倍和40多倍。
綠水青山讓常口村實現了脫貧摘帽,走上了生態發展的道路。“十四五”開局之年,張林順對常口村的發展也有更多的期待。就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張林順認為,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鄉村發展應致力于發展產業,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回歸。“常口村急需管理、旅游、農業、林業等方面的人才,應注重引進這些人才回到家鄉,讓他們在村子里有事干,把他們的本事發揮出來,助力鄉村振興。”他這樣補充道。
責任編輯:趙睿
- 全國人大代表趙靜建議:賦予福建省特殊土地政策支持2021-03-09
- 全國人大代表、龍巖市委書記李建成: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2021-03-09
- 全國人大代表曾靜萍建議——加強非遺傳承人的管理2021-03-09
- 【連線代表委員】盧玉勝:持續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支持力度 助力鄉村振興2021-03-09
- 福建省全國人大代表交流討論2021-03-08
- 全國人大代表付賢智建議:支持全方位推動新時代福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超越2021-03-08
- 全國人大代表曾云英建議:支持莆田市建設世界媽祖文化旅游港2021-03-08
-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融入新發展格局2021-03-08
- 全國人大代表陳紫萱建議:完善信用法律法規體系2021-03-08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準備議案建議2021-03-0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奮進新征程丨從“三個要求”看高質量發展2021-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