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代表、編劇蔣勝男建議,取消國家公務員報考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此建議一出,隨即引來不少熱議,還沖上了熱搜。
公務員考試因其“公”字屬性,備受公眾關注。人大代表“建議公務員考試打破35歲門檻”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輿論風暴”。有網民表示:“公務員報考打破35歲門檻,看起來很美”,有網民稱:“公務員考試打破35歲門檻,突破職場榮枯線”。筆者認為,取消公務員報考年齡限制,切莫“一刀切”。
《公務員錄用規定》第十八條規定,報考公務員的年齡為“十八周歲以上,三十五周歲以下”。因公務員的特殊職業屬性,將報考對象鎖定為可塑性強的青年,既可促進大學生就業,也可激發體制活力,無可厚非。
改革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面對35歲成“職場榮枯線”的問題,更需要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共尋破解之法。打破公務員招考35歲年齡限制,未嘗不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一種可喜的進步。
其實,不論是從農民工中招錄公務員,還是從大學生村官等定向招聘公務員,在建立健全公務員考試制度上,各級黨委政府沒少花思想,少費功夫。那么,如何在取消公務員報考年齡限制上取得新突破呢?
改變公務員招考條件,關系著無數考生,牽涉無數家庭,要打破“35歲門檻”這條“硬杠杠”,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絕非一朝一夕。更需要統籌考量、打好“組合拳”。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更要選好“試驗田”,在完善公務員相關配套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對專業技術性強的崗位,開展“破冰”行動,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與方法,方可逐步推廣。
透過現象看本質,“取消公務員報考年齡限制”沖上了“熱搜”背后,其實是民眾對公平就業機會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如何解決好就業問題,為公眾提供更多平等的就業機會,更多優質的崗位,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才是打破35歲門檻的“錦囊秘笈”。(王鳴鏑)
責任編輯:趙睿
- “十四五”開局之年,習近平兩會上多次強調這三項任務2021-03-11
- 第一觀察 | 青年人,總書記在兩會上@了你2021-03-11
- 【兩會熱評】消除靈活就業痛點,社保也要更加靈活2021-03-10
- 青春也有代言人——聆聽全國兩會的“青春聲音”2021-03-10
- 3月10日兩會日程2021-03-10
- 讀懂創新的五大關鍵詞——從全國兩會看科技自立自強2021-03-10
- 承辦去年兩會建議提案494件 水利部實現“三個一百”2021-03-10
- 體育時評:體育何以強國2021-03-09
- 兩會新華時評:打造維護群眾生活安全的“金鐘罩”2021-03-09
- 【兩會熱評】“大學開婚戀必修課”確有必要2021-03-0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汪洋2021-03-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