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新芽,云海花田。春天里的武夷山,生機勃勃。
“十四五”規劃綱要通過,新征程全面開啟。今年全國兩會之后的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建。第一站,武夷山。
3月22日,習近平先后來到南平市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等地,了解生態文明建設、茶產業發展等情況。
△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察看春茶長勢,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
不論在管理中心,還是在生態茶園,“科技”“智慧”都是習近平考察的關鍵詞。
不久前,習近平在兩會“下團組”時指出,要“推動相關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在世界雙遺產(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所在地建立的國家公園。這里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如何保護好這里珍貴的生態資源?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的“智慧大腦”派上了大用場。
管理中心對公園范圍內生物資源、生態環境要素等開展“天空地”一體化全方位全天候監測和服務。
拍照、錄像、自動測算擴種點面積、一鍵完成事件上報、全程記錄巡護軌跡……通過巡檢助手,這些數據被實時傳輸至智慧管理中心的“智慧大腦”。
與武夷山同屬丹霞地貌的冠豸山,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的青云山,素有“山海大觀”美譽的太姥山……擁有眾多名山的福建正在進一步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林業上的應用。
“武夷山這個地方物華天寶,茶文化歷史久遠,氣候適宜、茶資源優勢明顯,又有科技支撐,形成了生機勃勃的茶產業。”在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總書記察看春茶長勢,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
武夷山的生態茶園,同樣蘊藏著科技帶來的“大智慧”。
實時監測茶園光照度、溫濕度、土壤pH等數據;部署多套誘捕器,進行AI智能分析,獲取害蟲數量及種類信息,靠前一步防治蟲害;協助茶農實現對茶葉生長全流程的質量追溯,保證茶葉品質……
依托物聯網通用云控制器實現云管理,生態茶園變得更“聰明”。
春光里,一簇簇嫩綠的茶芽,蘊含著新生的希望,也閃耀著科技的光芒。
有人問,福建為何勇于并且善于利用“大智慧”?
20多年前,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當時,計算機、網絡尚未廣泛普及,“數字地球”“數字社會”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但習近平敏銳捕捉到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他作出批示:建設“數字福建”意義重大;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必須搶占科技制高點;建設“數字福建”,就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制高點之一。
批示僅半個月后,“數字福建”就被寫入福建省委提出的“十五”計劃綱要建議。這也是“數字福建”的首次公開亮相。兩個月后,習近平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決定成立“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并擔任組長。
2019年,福建成為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建成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超算中心……福建超前布局了新型基礎設施,新基建指數在全國位居前五。數字技術不僅普遍應用于環境治理、城市管理,數字經濟也正在成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加強頂層設計、總體布局,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科技里的“大智慧”,正在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不竭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 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2021-03-24
- 跟著總書記長見識 | 福建之行第一天:生態—產業—文化自信2021-03-23
- 習近平與福建的“茶之緣”2021-03-23
- 習近平福建行,第一站為何看山?(內附珍貴老照片)2021-03-23
- 習近平察看武夷山春茶長勢:把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文章做好2021-03-23
- 習近平踏訪武夷山,為何關注這些“園中之園”2021-03-23
-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2021-03-23
-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赴福建考察調研2021-03-23
- 習近平赴福建考察調研2021-03-23
- 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踏訪武夷山,走進朱子理學的“搖籃”2021-03-2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跟著總書記長見識 | 三明醫改,求解世界性難2021-03-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