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社區工作人員收看習總書記福州視察新聞。記者 鄒家驊 攝
福州日報記者組
三月榕城,春和景明。
連日來,福州廣大干部群眾難掩心中的激動與喜悅——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來福州了!
這次赴福建考察,是“十四五”規劃綱要通過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國內考察。在榕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山郊野公園、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閩江學院,察看了解城市規劃建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關心關懷企業創新發展、青年成長成才。習近平總書記牽掛著福州的百姓福祉,也在謀劃著全體國人的美好未來。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
“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
……
親切的話語、殷殷的囑托,回蕩在榕城大地,匯聚起奮進的磅礴力量。
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囑托、奮勇向前,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令人備受鼓舞,催人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光公司考察時說,抓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聽到這句話,我們公司的科研管理人員備受鼓舞,這是對企業創新的巨大肯定和推動力。”福州高意集團黨委書記王勁生說,得益于創新的力量,公司光通訊器件與模塊市場占有率穩居全球第一,并且每年都投入2億多元的研發經費實施技術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鼓勵著我們在加強研發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福州軟件園,高新技術企業云集,創新創業創造熱潮涌動。“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高級版標準化園區建設,努力在創新驅動、空間建設、產業集聚、服務平臺、人才服務、生活配套、管理運營等方面形成園區標準,著力打造‘中國數谷’。”福州軟件園管委會主任陳斌說。
在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方面,園區將持續實施“數字精英孵化計劃”“苗圃計劃”“榕樹計劃”,瞄準軟件信息、光電芯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深化軟件園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同時,依托國家級海峽人力資源產業園、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鯤鵬賽道、海峽信息賽等平臺,對接省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廣開人才及項目對接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持創新,這對我市科技工作者是極大的激勵與鞭策。”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福州市氣象局農業氣象試驗站高級工程師蘇榮瑞表示,要發揮好專業優勢,努力推動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形成面向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氣象服務,當好農民的“氣象衛士”,助力鄉村振興。
保護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繼續把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這些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福州在保存好山水骨架的同時,以建設‘公園城市’為目標,在全市營造良好的綠化氛圍。”市園林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曉表示,園林部門將順應城市山水,植綠增彩惠百姓,努力構筑綠色宜居環境。同時,積極征求市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大力開展“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共同守護好綠色福州的建設成果。
“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親自選址紅廟嶺建設垃圾綜合處理場。福州市傳承接力,打造了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在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中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在全國創新推出生活垃圾‘三端四定’福州模式,向習近平總書記和福州人民交出了一份綠色答卷。”市城管委黨組書記、主任林坦表示,將趁勢而上、再接再厲,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標準,全力建設好管理好這座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同時,高標準高水平推動福州市垃圾分類走在全國前列,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福州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在榕工作期間提出的‘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條塊結合、齊抓共治’的治水方針,舉全市之力打好河湖水系治理攻堅戰,通過對城區156條內河進行全流域綜合治理,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三分之二以上的主干河道水質主要指標達地表Ⅳ類水標準,沿河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市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漠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把福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對我們是一種鞭策和責任。下一步,市城鄉建設局將對標廣大市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通過持續完善城區排水系統、不斷健全河湖長制等,進一步提升城區內河水質,把城市建設得更美更宜居。
閩江學院師生收看總書記在福建考察的新聞。 林雙偉攝
守護好閩都文化的“根”與“魂”,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對此,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翁國平深有感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翁國平表示,市文旅部門將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閩都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資源,努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25日,該局推出了“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離‘虎糾’”新媒體系列專題,接下來將加大創作力度,持續講好福州故事。同時,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熱做旺“福州古厝”文旅品牌,建立文物保護長效機制,規劃建設福州市博物館新館等,守護好閩都文化的“根”與“魂”。
文史專家、閩都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林山說,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了解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護修復等情況,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高度重視。他表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就是夯實閩都文化文脈基礎。當前,福州持續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為文化自信添了底氣。
市委黨校副教授王贛閩為福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點贊。“歷史文化遺產,就像家中的老人,讓每位家人感受到厚重和安全,也讓每位游子回到故鄉,找回熟悉的感覺和味道。”她說,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要讓每一個來到福州的人,都能感覺到福州是一座有顏值、有氣質,有溫度、有厚度,有風韻、有活力的城市。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造高品質生活,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廣大教師提出了為人師表的重要要求,對廣大學子提出了‘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的殷切期望,更指明了福州教育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希表示,福州市教育系統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始終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快福建職教城建設,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教育力量。
“我們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認真學習借鑒三明醫改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統籌城鄉醫療衛生均衡發展,為群眾構筑多層次、多元化、全周期的健康屏障。”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勁松表示,當前衛健系統正積極構建“集成化醫改”模式,全面推進“健康福州”規劃和行動計劃,加強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爭取人均期望壽命等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在全省前列。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漢雋說,“菜籃子”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州為百姓謀福祉的一項工作,30多年來,福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發展路徑,持續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連續四屆在省級“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中名列第一。“今后五年,福州將實施擴大內需專項行動,重點任務之一便是抓好‘菜籃子’工程。”林漢雋說,接下來,將完善“菜籃子”供應鏈體系建設,著力發展短期葉類菜基地,加大市級蔬菜基地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打造多區域的果蔬生產供給基地,推動福州“菜籃子”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爭當全省鄉村振興“排頭兵”
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工作成效顯著。去年全市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連續五年在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位列第一,連續四年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立足農業資源多樣性和氣候適宜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健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深入實施《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爭當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排頭兵”。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這些奮斗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干部備受鼓舞。”羅源縣霍口畬族鄉黨委書記雷邦淼說,鄉里在鞏固原有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香菇等食用菌特色產業,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目前,全鄉69戶脫貧戶直接或間接參與到食用菌生產。今年以來,霍口以申報全國農業特色產業鄉鎮為抓手,加快建設鄉村民族產業園,注重農業專業人才技術培訓,同時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做大做強食用菌品牌。雷邦淼高興地說,霍口地處羅源山區,近年來通過流轉贖買的方式,將重點區位的商品林置換成生態公益林指標,納入到生態公益林儲備庫,不僅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還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目前,霍口已有5000畝重點區位商品林置換成生態公益林,建立起“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
永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林峰表示,永泰縣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決定性成效,下一步,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脫貧群眾過上高質量的生活。其中,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方面,保持政策穩定,落實政策保障;繼續推進百香果、蜜蜂、食用菌、鄉村旅游等四大扶貧產業和穩崗就業等開發性幫扶措施,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等。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筑牢信仰根基,砥礪奮進之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勢。鼓樓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區,就有不少革命先驅、紅色資源。”鼓樓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泓表示,鼓樓區正利用中共福州市委舊址、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等紅色宣傳陣地開展線下線下黨課,也將發揮好老戰士、老黨員的重要作用,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一步,鼓樓區將進一步筑牢信仰根基、砥礪奮進之志,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結合起來,圍繞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落實行動綱要 爭當排頭兵”競賽,引導干部主動到一線施展才華,在“十四五”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一流中心城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這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前行方向。”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市老區辦主任劉建平表示,福州是我省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福州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市民政部門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努力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上出實招、求實效,推動民政(老區)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葉紅表示,市委黨史方志室將以建黨10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為契機,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對各類紅色資源、紀念場館進行挖掘梳理,推出更多黨史學習教育點;積極組織開展黨史宣講、黨史故事選編、網絡黨史知識競賽、微視頻拍攝、口述歷史編纂等,并結合“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加強資政課題研究,努力在全市營造學黨史、講黨史、用黨史的良好氛圍。“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以黨史鑄魂補鈣、涵養精神,在弘揚革命精神中攻堅克難,在傳承紅色基因中開拓前行。”
責任編輯:趙睿
- 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2021-03-25
- 福建2個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營2021-03-25
- 福建海上風電加速“乘風破浪”2021-03-25
- 這些事項請注意!事關福建高中體育(筆試)學業水平考試2021-03-25
- 福建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2021-03-25
- 福建“十三五”期間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2021-03-25
- 福建探索建立轉移避險新機制 打通防汛救災的“最后一公里”2021-03-25
- 福建10家省屬醫院開放新冠疫苗預約2021-03-25
- 福建2個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營2021-03-25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公布今年立法和監督工作計劃2021-03-2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跟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這里,有一座特別的“2021-03-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