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州三坊七巷。習近平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珍存歷史文脈 守護福州城市之魂
鳥瞰福州三坊七巷。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
郎官巷本報記者 福建日報記者游慶輝 攝
東南網3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吳旭濤)“大家看到習總書記走過來,都激動地喊‘總書記好!’,習總書記也向大家親切地問好。”回憶一天前的情景,福州市鼓樓區居民楊弋夫依然興奮不已。
3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坊七巷考察,聽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護修復等情況介紹,他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參觀嚴復故居,向游客和市民頻頻招手致意。
30年前,正是在他的重視和推動下,三坊七巷得以免遭破壞,一大批歷史文物古跡保留至今。
閩都之光,薪火相傳。如今,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館”和“閩都名人聚居地”的三坊七巷,其文化之魂正以愈加鮮活的形式,浸潤著有福之州。
建章立制,保存歷史文脈
“原來,這座房子是總書記當年親自保護下來的!”24日傍晚,不少市民和游客在三坊七巷北隅的一座老宅前感嘆。
這座老宅掛著兩塊牌子:“林覺民故居”和“冰心故居”。林覺民烈士犧牲后,1911年5月,林家人將此宅賣給冰心先生的祖父,冰心小時候曾在此生活多年。
上世紀90年代初,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準備拆除林覺民故居部分建筑以建設商品房。有識之士為此奔走呼吁,并寫信給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
習近平得悉后立即讓市文管會核實,并叫停了拆遷。1991年3月10日,習近平在林覺民故居親自主持召開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決定對林覺民故居進行保護和修繕,并議定了影響深遠的“四個一”機制——成立一個文物局、一支考古隊,增加文物部門一顆“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繕經費100萬元。
福州文物、傳統街區、古建筑保護事業從此掀開嶄新的一頁,2200多年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保護、開發、活化利用的協調推進下,不斷煥發新光彩。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投入320億元用于名城、街區、文物、歷史建筑等保護,打造17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提升261條傳統老街巷,實現了舊城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有機結合。其中,三坊七巷累計投入約50億元,修復面積約26萬平方米。
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濤表示:“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今后將首先把歷史文化遺產本體保護修復好,同時要把建筑背后承載的故事和精神挖掘好、闡述好。”
一路追尋,弘揚嚴復思想
從南后街北門折入郎官巷,沒多遠就是嚴復故居。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譯家、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就是在這里度過了晚年的最后一段時光,1921年病逝于此。
24日下午,習近平在嚴復故居駐足良久。“習總書記參觀了嚴復故居內的展陳,他在甲午海戰展板前看了很久,還與我們進行了交流。他對嚴復思想非常了解,也非常關心。”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亮說。
面對中華民族的空前危機,嚴復積極倡導變法維新。他在天津創辦《國聞報》鼓與呼,并將西方哲學、邏輯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等譯介到中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國人。
嚴復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當推譯介《天演論》。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闡發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成為轉型時代的最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十分重視嚴復思想的研究和弘揚,多次出席相關紀念活動:1993年,他為《嚴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寫了序言;1997年12月,他為“嚴復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題詞:嚴謹治學,首倡變革,追求真理,愛國興邦;2001年11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親自主編了《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并寫了序言,對嚴復的愛國情懷和啟蒙、改革創新思想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時至今日,嚴復的科學與愛國思想仍不過時”。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還談到了嚴復。他說:“為了尋求救亡圖存之策,林則徐、魏源、嚴復等人把眼光轉向西方。”
活化利用,守住城市之魂
文物、傳統街區既要保護,也要活化利用,讓其彰顯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都活起來”。近年來,三坊七巷在做好保護修復的同時,也不斷探索推動閩都文化“活起來”的可行之路。
郎官巷有座畬族館,是展示畬族歷史文化的一個窗口。“總書記看到我穿的畬族傳統服飾,馬上說‘你這是羅源裝,跟寧德地區的不一樣’。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沒想到總書記對我們畬族文化這么了解!”工作人員雷林清回憶說。
設立畬族館,展示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三坊七巷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一個縮影。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其中水榭戲臺、二梅書屋等被辟為民俗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一些臨街店鋪吸引永和魚丸、同利肉燕、聚春園等老字號入駐,既方便市民和游客,又弘揚了閩都文化。
不僅是“活”起來,還要“熱”起來、“火”起來。近年來,福州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充分展示福州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今年春節期間,福州文旅部門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推出“我在古厝過大年”“古厝一起‘牛’”等活動,豐富了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生活。
今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舉辦。“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福州古厝〉序》精神,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留住文化根脈、守住城市之魂,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夯實文化根基。”福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三坊七巷】“這是段幸福而難忘的回憶”2021-03-26
-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福山郊野公園】“總書記對福州的山山水水如數家珍 ”2021-03-26
-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閩江學院】“當年的藍圖成現實 ,我們圓夢了”2021-03-26
- 福州蘇寧廣場家樂福精選店即將強強上線!惠動全城!2021-03-25
- 福州:逛福山郊野公園 賞森林城市美景2021-03-25
- 福州大學城:立足長遠 競逐一流2021-03-25
- 有福之州 臺青登陸的第一家園2021-03-25
- 新材料 ,大潛力!福州打響新型材料國際品牌2021-03-25
- 綠意滿城福滿榕 福山福水福州城 有福之州人有福2021-03-25
- 福州市政協深入推進“五個共同”協商工作機制,努力提升協商質量2021-03-2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回訪 | 創新不問“2021-03-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