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必然)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文件,有力促進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但當前,學位供給不均衡、辦學條件不均衡、師資力量不均衡等問題依然存在。
全國人大代表余紅勝認為,基礎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性工程。為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現實需求,他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加大對革命老區和山區基礎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等國家部委在安排教育補短板項目、資金方面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等給予傾斜支持。
二是推廣基礎教育“總校制”辦學改革。近年來,三明市探索建立了“總校制”辦學改革模式,打破不同隸屬、不同學段學校校際壁壘,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延伸,實現各縣(市、區)和基礎教育各學段全覆蓋,“總校制”改革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基礎教育優秀工作案例之一。建議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加大推廣力度,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加公平惠及每個學生。
三是大力加強師范生培養體系建設。建議國家建立健全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師范教育體系,進一步擴大部屬師范院校公費師范生培養數量,實施學費代償制度,有效緩解鄉村師資力量不足問題。
四是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內生動力。建議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加大教師表彰力度,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開展獎教獎學,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精氣神。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省級黨報聯合報道 |攜手共創美好未來——“2022-03-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