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東南網3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清智 林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福建處于兩岸融合發展最前沿,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先行區,“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始終是我省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焦點。代表委員們認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要著力以“情”促融,深化交流交往,加深相互理解,增加互信認同,同心共圓中國夢。

      保護兩岸家書,喚醒共同記憶

      作為臺籍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又一次聚焦兩岸融合參政議政,所提交的3個提案都與此有關。在其中一個提案里,她深情回顧了幾百年的閩臺遷徙歷史。

      “明清以來,福建先民大規模遷徙臺灣,在‘唐山過臺灣’的悲歡離合中,兩岸同胞走過共同的歷史,擁有共同的記憶。”江爾雄說,這種悲歡離合深深地觸動了她,因為父輩有過相似的經歷。

      親情是人世間永恒的話題,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江爾雄相信,海峽兩岸有千千萬萬的同胞珍藏著共同的記憶。在她看來,承載這種共同記憶的主要載體,就是大量散落在民間的兩岸家書、契約文書、老照片等涉臺文獻資料。

      “兩岸家書是‘兩岸一家親’的有力證明,每封家書的后面都述說著一段感人的兩岸故事。啟動征集、搶救和保護流落在民間的珍貴兩岸家書刻不容緩,它不僅具有歷史價值、文獻價值,更具有現實意義。要讓文獻背后的兩岸共情故事廣為人知。”江爾雄說。

      江爾雄認為,兩岸應聯手開展雙向征集工作,多渠道廣泛搜集遷臺人物和家族親友的生平軼聞,對征集到的兩岸家書深入研究,及時召開學術研討會、座談會,條件成熟時可以舉辦展覽,設立“兩岸家書博物館”,并爭取上升為更高層面乃至亞太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弘揚中華文化,凝聚同胞情感

      人之相交,貴在知心。

      全國政協委員、南平市臺聯二級巡視員陳建華常年在基層奔波,調研了解在閩臺胞融入情況,既幫忙解決實際困難,也通過聯誼等活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今年春節前夕,在南平市臺聯等單位組織的迎新春活動中,陳建華和就地過年的臺胞們共敘情誼,喜迎農歷虎年。“兩岸同胞過著一樣的傳統節日,這是無法抹去的文化認同。”她說。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在各類閩臺交流中,文化交流活動占比大,是推動各領域融合的催化劑。

      陳建華介紹,近年來,不少臺胞通過文化交流活動走進八閩青山綠水間,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增進對祖國大陸的了解和感情。為了更好發揮文化的紐帶作用,她提交提案,建議在南平設立國家級朱子文化博物館,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駱沙鳴同樣重視文化在兩岸融合中所發揮的作用。去年,在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中,駱沙鳴擔任《臺灣歷史綱要》《兩岸關系40年》這兩本書的領讀人,他深感這是一次凝聚兩岸同胞共識的有意義履職。今年他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議,搭建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為臺胞尋根謁祖提供方便;開發全國性尋根之旅線路和研學線路,借助VR、AR等技術,增強線上線下的尋根體驗感、互動感和沉浸感,深化文化認同,促進民心相通。

      深化共同文化記憶,守護共同精神家園。過去一年,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活動成功舉辦,兩岸人文交流持續深化,兩岸同胞更加走近走親。今年春節,“跨越海峽的新春祝福”、海峽兩岸春節焰火晚會、“兩馬同春鬧元宵”等活動,又以“福”文化為紐帶進一步促進了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秉持以“情”促融,深化民間交流

      秉持以“情”促融的理念,全國人大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壇街道東門社區黨委書記薛玉鳳實踐多年。她認為,進一步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入挖掘兩岸共同的文化根脈,是以“情”促融最真摯的表達。

      薛玉鳳特別提到了平潭探索兩岸“共同管理”、引進臺灣同胞參與基層社區治理的創新舉措:近年來,平潭累計引進64名臺灣社區營造師,在86個村(居)開展閩臺融合試點,組織開展當盛村生態農業等10多個項目。去年,平潭還首次引進4名臺灣社工,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

      薛玉鳳密切關注在大陸臺青的發展需求。她建議,要為臺灣文藝工作者來大陸參加文藝交流研學提供精準對接、創作空間等服務,打造“藝術家+漁民+政府+互聯網”文創模式,讓兩岸師生多交流。

      對于著眼于基層、著眼于青年的以“情”促融探索,全國人大代表、臺盟中央委員、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也有共識。

      “要充分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用,進一步落實臺胞同等待遇政策,增加他們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同時,提供更多途徑幫助臺青融入當地社會。”陳紫萱說,要營造兩岸青年的集體記憶,形成情感聯結。

      陳紫萱認為,社區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載體,在臺胞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應強化社區涉臺服務功能,鼓勵臺胞參與社區活動,邀請臺胞將臺灣的社區服務和公益活動形式介紹到大陸社區,促進兩岸社區融合發展。“同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引領,邀請更多臺胞參與當地文化活動,以文化活動帶動觀念融合。”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熟妇av一区|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