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章聯生”,跳出的相關信息有近10萬條。
連續4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如今,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章聯生已經是福建代表團資歷最深的代表之一。標志性的“順口溜”發言,也讓他成為福建代表團自帶流量的“明星”代表。
20年里,從鄉村到北京,章聯生用勤勉履職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代表故事。
2003年,章聯生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頭一回上北京開會,他既緊張又激動。然而這第一次履職,就給他上了一課。
“當時我提交了5件議案,結果都不合格,被轉為了建議。”章聯生說,當年雖然經過履職培訓,但還是懵懵懂懂,議案和建議都區分不清。
從這以后,章聯生苦下功夫,認真學習履職知識。第二年開始,他漸入角色,提出的議案基本都被確定為正式議案,這大大激發了他的履職熱情。
20年來,章聯生提交116件議案、497件建議,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
這么多的議案建議,都是從哪兒來的?章聯生辦公室桌上60多本“民情日記”、厚厚一沓寄送各部門征集意見建議的信函道出了緣由。
記錄“民情日記”,自擔任西安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章聯生已堅持了近40年。“大到村民經商就業,小到村民衣食住行,在我的‘民情日記’里都能看到,解決一件劃掉一件,確保件件有回應。”章聯生說,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2個月,他還要給全市各部門發一張征求意見的信函,了解他們在基層工作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最開心的事,就是自己的建議被采納!”作為來自閩西革命老區的代表,章聯生熱愛這片生他養他的紅土地。他說,自己來自老區,要為老區人民說話,反映老區存在的問題,讓黨和國家在了解老區發展成績的同時,也了解革命老區跟沿海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支持。
2003年,章聯生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發現報告沒有提及支持革命老區發展。他當場提出這一問題,建議很快被吸納到報告中,這讓他深受鼓舞。
此后,章聯生堅持不懈為老區的發展鼓與呼。
2004年,章聯生提交的關于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的建議被采納,國家隨后逐步加大對閩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從2006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對閩西每個原中央蘇區縣轉移支付500萬元,以加速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2009年,他持續多年提交的關于中央蘇區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建議也得到國家積極回應。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共83項,目前在龍巖已大部分參照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閩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公路、高鐵通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明顯,昔日山上一片荒,如今處處披綠裝。
一直為推動老區發展不懈努力的章聯生,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刻。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參加審議。章聯生面對面向總書記匯報了閩西老區這些年的變化,并建議閩西原中央蘇區能同等享受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
“總書記對革命老區工作十分關注,對老區人民感情很深!他囑咐我們不能忘本,一定要把老區工作做好。”回憶起當時場景,章聯生十分激動。
很快,國家發改委等國家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來到龍巖開展規劃評估調研,并與章聯生當面進行溝通。在章聯生的呼吁下,目前,龍巖所有縣(市、區)都實現了由國家部委或央企對口掛鉤。
章聯生說,面對面反饋與征求意見傳遞的是深切的關心與支持,也讓代表對今后履職更有信心、更有決心。
“人大會議公開化、立法工作透明化、議案建議規范化、調研視察常態化、各項保障制度化、代表履職專業化。”這些年,章聯生親身感受到民主法治的進步。他說,現在國家各部門對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越來越重視,每條答復都很詳盡,不僅在制度層面、執行層面有針對性地作出明確解釋說明,還充分吸納代表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
“20年真是彈指一瞬間。”今年是章聯生本屆履職的最后一年,他用“歷歷在目、依依不舍”八個字表達自己的心情。他說:“把老百姓的心聲帶到會上,就是我履職的歸宿。”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激活“福”資源 弘揚“福”文化2022-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