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霞)全國人大代表郭軍提交建議,建議加強韌性城市建設,提高城市防內澇綜合能力。
郭軍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大城市在應對城市暴雨內澇工作中,都遭遇了“城市看海”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重面子、輕里子”,抵御災害的韌性脆弱;另一方面,各部門間溝通協調、信息共享和預警響應機制亟待加強。
郭軍建議,韌性城市建設應從增強城市防內澇能力建設做起,編制城市易澇類風險圖和力量分布圖,開展重要設施目標、重點區域綜合風險評估與風險防控能力評查,把極端天氣應對、城市防內澇融入城市發展有關重大規劃、重大工程、重大戰略中;加強氣象、工信、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利(務)等部門間力量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預警與應急響應無縫鏈接機制,開展基于“數字賦能+物聯網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城市防內澇建設、可量化的韌性城市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建立定期開展韌性城市評估制度,建立專家咨詢評估機制。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東方春來早 奮斗向未來——2022年全國兩會巡2022-03-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