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受到全國民眾關注。報告呈現了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人民法院始終堅持為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為人民群眾幸福美好生活保駕護航,不少民眾對此深有感觸。為展現法治力量,弘揚法治精神,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聯合快手拍攝了紀實短片《護航》,四位來自不同地區和行業、具有群體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快手用戶,講述自己在過去一年對人民法院工作的切身感受,展現司法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保障。
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網,加強勞動權益保障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2021年以來,人民法院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網,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快手用戶“情兒園園”對此深有感觸。“情兒園園”本名為李園園,是江蘇常州一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做外賣工作有幾年了,因為背著六個月的女兒送外賣而走紅網絡,他的故事讓人淚目。為了養家糊口,他風里來雨里去,送外賣的時候總是擔驚受怕。
“我從廣播里聽到,最高人民法院要加強外賣、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我覺得跑外賣掙錢越來越有底氣了。”現在他的送餐時間變長了,勞動報酬、工資福利等都越來越好。“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家法律,為我們基層工作者撐腰。”
人民法院出臺司法意見,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四川阿壩小金縣的張飛,是快手鄉村振興官“忘憂云庭”,也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張飛在2016年成為老營鄉扶貧第一書記,最開始在甘家溝村駐村時非常焦慮,天天在想如何才能讓村子發生變化。如今,他們村里試種了牛奶玉米種子,是來自專業研發公司的一級種子,張飛表示要用優質種子服務鄉村產業發展,拒絕非法種子。
他十分感謝法律為鄉村振興提供種業安全保護:“人民法院出臺了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見,要嚴厲打擊制售偽劣種子等危害種業安全的違法犯罪,我們感到特別振奮。鄉村振興中有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離不開種業產權保護。用法治思維服務鄉村振興,讓更多深處鄉村的人提高種子保護意識。”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人民法院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人民消費安全也做出了巨大努力,電商便是其中獲益行業之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梁倩娟,同時也是“隴上莊園”網店負責人和快手鄉村振興官“嗨,梁掌柜”,在視頻中講述了她的家鄉故事。甘肅隴南屬于秦巴山區,曾經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交通、物流的不暢,導致豐富的物產難以轉化為致富的收入。好在電商之路獲得初步成功后,對應保障新行業的新規則相繼出臺。
梁倩娟表示:“這一年,我們電子商務的運行規則越來越規范,人民法院也在積極努力為我們廣大電商營造一個積極、公平、透明、穩定的競爭環境。尤其是在我的家鄉,隴南市中院這幾年以來,在助力脫貧攻堅到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各家電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還出臺了網絡消費司法解釋,對直播帶貨、外賣餐飲作出規范,我們網上購物也能買的放心、用得安心!”
“法治進校園”常態化發展,時刻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人民法院不僅守護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還關注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出,各地法院常態化發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開發適合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課程。去年六一兒童節,黑龍江哈爾濱的小學生鐘美美就在網上參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公眾開放日活動,由此他了解到,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法律的保護之下。
“法律是一把尺子,不僅保護著我們,還約束著我們,讓我們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法律讓我們提高防衛能力和保護自己的意識,法律不僅是對我們的約束,更是捍衛自己的武器!”鐘美美說到。
從《護航》短片中可以看出,人民法院一年來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真正讓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民群眾都能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在短視頻和直播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與快手的此次聯手,讓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普法工作也可以化繁為簡、直抒胸臆,使得法治意識更加深入人心,也充分發揮快手平臺力量,在推進平臺商業生態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帶頭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產業幫扶、知識科普等社會公益活動,凝聚全面依法治國的廣泛社會基礎。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就這樣,我成了家族群的“紅人”~2022-03-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