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海峽網8月27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王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紅軍長征出發九十周年。8月27日,為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的“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學黨史”網上主題宣傳福建線活動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啟動。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開展,福建省委網信辦、中國新聞網主辦,龍巖市委網信辦、三明市委網信辦和東南網承辦,長汀縣委宣傳部、寧化縣委宣傳部協辦,組織中央及地方網站采編骨干、高校師生等共同來到紅軍長征出發地,聆聽紅色故事、傳承長征精神,譜寫新時代長征畫卷。

      27日上午,采訪調研團來到龍巖市長汀縣“紅軍長征第一村”——中復村,參觀走訪了長征出發地主題郵局、紅軍橋、紅軍街、觀壽公祠,以及松毛嶺戰斗烈士紀念碑等地。

      長征出發地主題郵局。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長征出發地主題郵局。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家家無門板”見證軍民情深

      中復村內,隨處可見紅色遺跡,見證了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也見證了老百姓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在村里,你總能看到幾戶人家的門板與門不吻合。“村里紅軍后代、義務講解員鐘鳴指著一間間門板左右不齊、長短參差的老屋介紹道:“1934年的松毛嶺阻擊戰中,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以7000余兵力抗擊國民黨4個師3.5萬余眾的進攻,浴血奮戰,傷亡慘重。當時連運送傷員的擔架都不夠,許多村民紛紛拆下自家的大門、床板,大的拿來修筑戰壕,小的直接作為擔架運送傷員。后來這些門板或破損或丟失,很難成對找回了。”

      中復村中門板參差不齊的老屋。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中復村中門板參差不齊的老屋。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我們家的門板也是這樣的。”60歲的村民朱成鳳表示,20多年前自己嫁到中復村時,家家戶戶的門板都是大小不一的,聽當年的老人說,“老百姓只要見到紅軍都很開心,家里有什么就獻什么”。樸實的話語代表著最真摯的情感,用講解員鐘鳴的話說,“老百姓深深地懂得,中國共產黨是為老百姓的政黨,工農紅軍是我們自己的隊伍,這就叫深入人心。”

      “人有槍高,當紅軍去”感受赤子之心

      沿著老屋旁的石板道一路前行,一座形似龍頭的木質廊橋映入眼簾,名為“接龍橋”。據講解員鐘鳴介紹,這座橋當年是紅軍的征兵處,也是黨和紅軍宣傳革命、蘇區干部為百姓排憂解難、紅軍醫生為貧苦大眾送醫送藥的重要場所,所以村民們又親切地把它稱為“紅軍橋”。

      講解員鐘鳴展示“紅軍橋”上的“生命等高線”。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講解員鐘鳴展示“紅軍橋”上的“生命等高線”。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走上廊橋,在前橋斑駁的柱子上,離地約1.5米的刻痕清晰可見,這是當年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槍高度。“那時候紅軍征兵,達到這個高度的青年才可以參加紅軍。蘇區人民總是說:人有槍高,當紅軍去!”鐘鳴告訴記者,“可以想見當年那些年輕人想加入紅軍是多么的踴躍。最早時候這個標線是用筆畫的,很多白天量過身高不夠的孩子,晚上偷偷過來把這標線擦掉后改低了,然后第二天再去量就夠了。紅軍知道以后,就重新拿刀來刻標線,刻痕你總不能改了?很多孩子又想出新辦法,他們在草鞋里墊了很多稻草把自己墊高了,然后再把自己穿的大褲頭往下拉,這樣遮住自己的腳去量。他們千方百計、義無反顧就是為了能參加紅軍,明知此去兇多吉少,依然慷慨前行……人們就給這條刻線起了一個很悲壯的名字——生命等高線。“ 

      “紅軍橋”上的標語:救國不分男女老幼。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軍橋”上的標語:救國不分男女老幼。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看著紅軍橋刻痕上方“救國不分男女老幼”八個大字,漫步走過“紅軍長征零公里處”觀壽公祠,彼時“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爭相當紅軍”的場景仿若重現。

      觀壽公祠門前。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觀壽公祠門前。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軍長征零公里處”,紅九軍團在此邁出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軍長征零公里處”,紅九軍團在此邁出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他們都是真正的無名英雄”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在松毛嶺戰斗烈士紀念碑前,采訪團眾人列隊鞠躬致敬。1934年9月,國民黨為“圍剿”蘇區,向中央蘇區東大門松毛嶺發起猛烈攻擊,為掩護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和福建軍區在這里頑強阻擊國民黨東路軍的進攻,為紅軍長征贏得了寶貴的集結和轉移時間。據講解員鐘鳴說:“我們這個鎮里共有六七百個人跟隨著紅九軍團的主力部隊一起參加了長征,到達陜北后剩下11個人,而新中國建立以后回過故鄉的就只剩8位,很多犧牲的年輕人其實當時名字就沒留下,他們都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松毛嶺戰斗烈士紀念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松毛嶺戰斗烈士紀念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站在松毛嶺遠眺,一片綠意盎然。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站在松毛嶺遠眺,一片綠意盎然。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觀壽公祠旁,前來研學的學子絡繹不絕。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觀壽公祠旁,前來研學的學子絡繹不絕。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駐足碑前,聆聽紅軍先輩種種事跡的廈大學子吳淑敏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她是一名新聞系學生,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團的學生參加本次活動。“聽著作為紅軍后代的講解員一遍又一遍地講述這些故事,看著一波又一波來此研學的老師和同學,看著革命老村煥發又一春,我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我們身上也承擔著記錄歷史、傳承歷史的責任,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去傳承紅軍精神,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接下來,采訪調研團還將走進長汀瞿秋白烈士紀念園、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音醫院舊址、“紅軍躍過汀江”紅軍渡口等,隨后繼續前往寧化采訪調研。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色图.com|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