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海峽網8月31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王挺 曾群峰)這里是萬里長征最遠出發地,這里是毛澤東贊“風展紅旗如畫”的中央蘇區核心區、中央蘇區重點縣,這里就是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8月30日上午,“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學黨史”網上主題宣傳福建線采訪調研團來到此地,首站前往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追尋紅色記憶、感悟長征精神。

      看,萬里長征最遠從這出發

      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的標志性項目,也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紅色主題場館之一。自2021 年開館以來,已先后接待黨日主題活動和干部培訓團隊7100余批次,入館學習參觀70余萬人。

      采訪調研團來到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采訪調研團來到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館外兩側形態不一的紅軍號兵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館外兩側形態不一的紅軍號兵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藍天之下,紅旗招展。走過獵獵旗海般的紅旗雕塑,左右兩側的紅軍號兵雕像引人注目,這10個號兵形態不一,但個個斗志昂揚,他們都在做著同一件事:吹號。“在那個通信不發達的戰爭年代,軍號就是命令,軍號就是使命,它展示了紅軍戰士們信念堅定、勇往直前的品格。”講解員告訴記者,今天的參觀中,軍號也是最重要的館藏陳列之一。

      講解員介紹《起點》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的展館外形,形似客家人“客”字上半部,又形似冉冉升起的紅星。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講解員介紹《起點》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講解員介紹《起點》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講解員介紹《起點》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起點》雕塑背后。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起點》雕塑背后。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走進館內,東經116°36'58"一行坐標大字映入眼簾,在其上是一條“紅飄帶”和一首毛澤東的光輝詞章: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1930年1月,毛澤東率領紅軍途經寧化,寫下了這首《如夢令·元旦》。據講解員介紹,這座雕塑名為《起點》,這組地理位置,就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中經度最大,也是最遠出發地,當年1.4萬紅軍戰士從這里出發,邁出了萬里長征第一步,而這條紅飄帶就是從紅軍長征的路線圖化形而來。

      主題展《寧化·萬里長征第一步》。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主題展《寧化·萬里長征第一步》。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采訪調研團逛展。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采訪調研團逛展。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是紅軍的故鄉,蘇區時期13萬人口中,有1.6萬青壯年參加紅軍,其中參加長征的有6000多人,大部分在湘江戰役中英勇犧牲,到達陜北時僅幸存58人。”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采訪團參觀了主題展《寧化·萬里長征第一步》4個分館陳列,寧化蘇區經濟的發展、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的踏上征途、慘烈悲壯的湘江戰役……在一件件歷史文物、一段段紅色故事中,了解寧化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的重大貢獻和犧牲。

      寧化縣曾經是“中央蘇區糧倉”。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縣曾經是“中央蘇區糧倉”。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為中央蘇區提供了近萬擔的毛邊紙。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為中央蘇區提供了近萬擔的毛邊紙。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紅軍出發長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寧化紅軍出發長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血戰湘江》情景再現。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血戰湘江》情景再現。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會師陜北》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會師陜北》雕塑。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聽,嘹亮的軍號與老紅軍的故事

      專題展《軍號嘹亮--中國紅色軍號歷史陳列》。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專題展《軍號嘹亮--中國紅色軍號歷史陳列》。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在專題展《軍號嘹亮--中國紅色軍號歷史陳列》中,記者見到了這里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一本軍用號譜。這本1932年印制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本最完整、正規出版、印刷的紅軍軍號譜,捐獻這本號譜的是曾在朱德軍長身邊擔任司號員的寧化老紅軍——羅廣茂。

      《人在號譜在》紅軍司號員羅廣茂的故事連環畫。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人在號譜在》紅軍司號員羅廣茂的故事連環畫。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據羅廣茂的兒子羅云清回憶稱,在與國民黨軍作戰時,自己的父親中彈受傷,后來又在養傷過程中與隊伍失散,為了躲避敵人追捕,他偷偷潛回家中,將這本號譜和自己用的號嘴交給奶奶保管,隨后匆匆外出打工。多年后,等父親回到家想要取回它們時,奶奶卻因年事已高忘記了存放地點。1974年,奶奶過世了,父親在翻修家里谷倉的時候發現了被油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兩件東西,就被釘在谷倉的地板下面。當時他喜極而泣,沒過兩天就把這兩件寶貝捐給了縣里。

      羅廣茂珍藏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和他使用過的號嘴。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羅廣茂珍藏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和他使用過的號嘴。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百把軍號潰退敵兵》的故事。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百把軍號潰退敵兵》的故事。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軍號在紅軍戰斗中起到了傳達命令、鼓舞士氣等多方面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紅色精神、紅色歷史的見證和傳承。羅廣茂將這兩件寶貝捐獻出來,我想他是希望這里面所象征的紅色精神能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寧化縣黨史辦主任伊仕鵬告訴記者。

      《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曲譜體驗。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曲譜體驗。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在館內,記者還欣賞了作戰號、勤務號、儀式號等多種軍號聲。寧化縣文保中心主任邱明華介紹稱,紅軍軍號譜里共有340首曲譜,主要分為作戰類、勤務類、行動類、名目類等。當時紅軍主要通過這些曲譜來傳遞信息,就相當于紅軍的密碼本,絕不能落入敵手,這也是羅廣茂將它視若生命的原因。

      講解員現場演示各類軍號號譜聲。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講解員現場演示各類軍號號譜聲。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軍號號譜的精簡優化。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軍號號譜的精簡優化。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在現代,軍號的通信聯絡功能已經弱化,它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象征著責任、擔當和忠誠。它告訴我們人民子弟兵和廣大干部群眾要聽黨指揮,才能在新時代長征路上不斷積蓄力量、滋生營養,才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邱明華說。

      悟,新時代長征精神在萌芽

      當天的參觀中,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帶著孩子前來逛展的游客。“我孫子今年11歲,他很喜歡這里,已經來過好幾次了。紅軍是我們老百姓的驕傲,在我的老家治平鄉就曾經出過好幾個紅軍戰士。” 來自寧化縣治平畬族鄉的63歲賴女士告訴記者。

      展陳內容中新穎有趣的多媒體技術吸引了不少孩子。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展陳內容中新穎有趣的多媒體技術吸引了不少孩子。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另一位33歲的姚女士是從貴州遠嫁到寧化的,此次帶著自己的父親和兩個兒子一同逛展,她表示,這已經是第二次帶娃來參觀,展館面積很大,第一次來的時候感覺特別震撼,所以這次帶著自己的父親也來看看,父親是貴州人,今天第一次來。“主要是想讓孩子們了解下戰爭年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我們現在的太平盛世正是先輩們的英勇犧牲換來的,要好好珍惜和傳承。”姚女士說。

      紅色文創產品區。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色文創產品區。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造型Q萌的紅軍玩偶產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造型Q萌的紅軍玩偶產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軍手槍仿真玩具是男孩子的最愛。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紅軍手槍仿真玩具是男孩子的最愛。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我們寧化的紅色故事非常多,紅色遺址遺跡也很多,近幾年我們一直在挖掘和保護這些紅色資源。今年借著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契機,我們對全縣的文物進行了一個徹底摸排,增補了47處紅色遺址遺跡申報到了市里。在福建第三季中央紅軍村的選送中,寧化作為革命老區也報送了5個村到省里。” 寧化縣黨史辦主任伊仕鵬說,下一步,寧化將繼續把紅色資源紅色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繼續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聲音。

      展館中央的大型偉人雕塑《出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展館中央的大型偉人雕塑《出征》。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看!是紅軍!”展館中央,約三層樓高的大型雕塑《出征》下,孩子們稚氣未脫的聲音在耳邊回蕩,新時代的長征精神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