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海峽網8月30日訊(記者 王挺 李牧晨 曾群峰)寧化,曾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的糧食基地。如今,一粒粒稻米也為老區的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8月30日下午,“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學黨史”網上主題宣傳福建線活動,來到了寧化縣河龍鄉。采訪調研團走進下伊村河龍貢米文化園以及上伊村紅軍兵站舊址,看如今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鄉村振興新面貌。

      田野里的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臨近9月,寧化暑氣依然不減。在河龍鄉下伊村河龍貢米文化園前的田野中,稻谷正茁壯成長。

      “我們這里海拔較高,氣候環境獨特,因此病蟲害較少。而且這里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加上客家人精耕細作的傳統,所以產出的米口感也比較好。下個月,眼前這批貢米也要上市了。”正高級農藝師、河龍鄉鄉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曾仁杰指著稻田對記者說。

      河龍鄉鄉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曾仁杰介紹河龍貢米歷史。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田野里的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曾仁杰所說的,就是著名的河龍貢米。其粒細體長、透明潤澤;飯軟而不粘、味美醇香。早在宋代就被列為貢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如今,河龍貢米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還曾登上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國宴餐桌。

      曾仁杰介紹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河龍鄉鄉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曾仁杰介紹河龍貢米歷史。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而如此珍貴的河龍貢米,曾經卻是“藏在深山無人知”。“過去,河龍貢米在市場上幾乎無人知曉。近年來,在縣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引進了人才和技術,制定了標準,做優了品質,也打響了品牌,得到了市場認可,因此規模也越來越大。”曾仁杰說。

      曾仁杰介紹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曾仁杰介紹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據了解,寧化縣河龍貢米的種植規模一開始僅有原產地的300畝,發展至今全縣已種植約8萬畝。而目前在河龍鄉,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帶動1400戶農戶種植河龍貢米7000畝。

      展館展示不同檔次的河龍貢米產品。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展館展示不同檔次的河龍貢米產品。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河龍貢米產業的興起,也為當地村民開辟了一條致富新道路。“我們的貢米軟而不粘,不僅口感好,營養還很豐富……”在下伊村貢米小院的電商直播間內,主播正通過手機向網友推介河龍貢米。

      “這個直播間不止賣貢米,我們當地農戶的其他產品,比如野生菌、稻花魚干也會在這里推介。”河龍鄉下伊村村書記黃麗云說。

      主播在直播間介紹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主播在直播間介紹河龍貢米。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而隨著電商與河龍貢米產業的結合,近年陸續有人回到了家鄉就業,黃麗云就是其中之一。談及回鄉的歷程,她說:“我是2012年返鄉的,之前我當導游時,就嘗試在微信上推介河龍貢米,結果許多客戶都會找我購買并且復購。后來加上為了方便照顧孩子,我就干脆回到了家鄉專門經營貢米和電商,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沒想到收入也不差。”

      河龍鄉下伊村村書記黃麗云(右一)介紹河龍貢米糍粑。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河龍鄉下伊村村書記黃麗云(右一)介紹河龍貢米糍粑。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如今,黃麗云正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鄉親創收。“不僅是做直播,我們還鼓勵村民做河龍貢米的加工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和收入。”黃麗云說。

      用河龍貢米手工生產的糍粑。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用河龍貢米手工生產的糍粑。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在河龍這片沃土,不僅盛產良稻,更有著一段紅色歷史。來到上伊村,一幢典型的客家風格建筑躍然眼前,它便是始建于清代的伊氏家廟。而它還有另一個莊重的歷史身份——河龍紅軍兵站舊址。

      采訪調研團參觀河龍紅軍兵站舊址。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采訪調研團參觀河龍紅軍兵站舊址。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河龍兵站配備管理及醫務人員,并設立紅軍收容所,主要負責過往紅軍參戰部隊的糧食供應、宿營安排、收容沿途掉隊的紅軍傷病員、轉送機關文件等任務。河龍兵站為參戰紅軍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極大地支持了前線的反‘圍剿’斗爭。”寧化縣委黨史方志室原主任劉根發向大家介紹。

      河龍紅軍兵站舊址內展示的醫療室。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河龍紅軍兵站舊址內展示的醫療室。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據了解,過去河龍是閩西通往閩北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央主力紅軍從中央蘇區戰略中心、縱深區駐地前往建寧、泰寧作戰,作戰后撤回休整,都需要經過河龍。中央軍委為確保這一交通線安全暢通,在此設立了河龍紅軍兵站,自此河龍紅軍兵站在革命斗爭中發揮出了重要的戰略作用。

      “1934年10月,河龍紅軍兵站官兵收到命令,到淮陽區鳳凰山(今寧化縣淮土鎮鳳山村)集中,隨駐防寧化淮陽區中央主力紅軍出發長征。”劉根發娓娓道來,為大家生動地描述了那段崢嶸歷史。

      寧化縣委黨史方志室原主任劉根發為大家介紹河龍紅軍兵站歷史。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寧化縣委黨史方志室原主任劉根發為大家介紹河龍紅軍兵站歷史。 海峽網記者 王挺 攝

      “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學黨史”網上主題宣傳福建線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開展,福建省委網信辦、中國新聞網主辦,龍巖市委網信辦、三明市委網信辦和東南網承辦,長汀縣委宣傳部、寧化縣委宣傳部協辦。接下來,采訪調研團將前往寧化淮土鎮鳳凰山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淮陽村劉氏家廟,以及石壁鎮客家祖地、陳塘村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等地,繼續追尋紅色印記。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人成网www|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