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發生事故往往會造成火災、爆炸、毒氣泄露這樣嚴重的后果。可是在它生產、儲存、廢棄處置等各個環節中又都存在著安全風險,所以它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的一個行業。最近國家安監總局檢查組就來到了長江中下游檢查這樣的化學企業,之所以選擇檢查長江沿岸的企業,是因為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發生火災、爆炸、毒氣泄漏,還會污染到長江下游的水質,造成環境污染和更大的人員傷亡。這次檢查的結果,有些企業的情況令人擔憂。
檢查組首先來到了湖北武漢凱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球罐的高液位安全報警器,球罐里化學品液位超過安全高度之后,就會自動發出警報。這樣就可以提醒工人不要再繼續注入,以免化學品溢出球罐發生危險,它就相當于汽車的雷達。按規定高液位報警器要一直處于運行狀態,可是這家企業卻把報警器禁用了。
這家企業的工作人員明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卻因為報警總響很煩,就把報警器關了。而球罐底部的聯鎖設施,是保護球罐安全另一個重要的裝置,它的作用就是發生緊急情況下快速關閉球罐底部的閥門,防止化學品流出、防止事故擴大,它就相當于汽車的剎車片。而這家企業卻把本應該關閉的聯合鎖定給打開了,如果這些球罐沒有投入使用也就罷了,結果這些球罐還全部處于運行的開車狀態了。
這家企業之前檢查出的這些隱患,都屬于設備設施方面的重大問題。而設備設施這第一道安全門失靈后,還有人員盯守的中控室這第二道安全門。那么這家企業中控室的情況又如何呢?按照規定,中控室應該24小時有人負責專職監控,而且至少是雙人值班,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個人有事離開,出現無人監控的情況,但實際上這個崗位只有一個人在值班。而且經常到其他崗位做事,不僅如此,還分辨不出什么情況是報警。
報警器停用就等于耳朵失聰,聯鎖解除就等于身體失控,中控室再有沒有專職懂得看警報的人員就等于眼睛失明,這樣的企業安全狀況真是令人堪憂。企業負責安全的人卻說,安全比天大。
嘴上說安全比天大,實際的行動中卻把安全丟一邊。說到底這都屬于安全意識薄弱,而因為安全意識薄弱而造成的慘劇也有不少。
化工行業是一級危險的行業,重特大事故一旦發生,危害巨大,不僅造成巨大財產損失,還可能引發社會恐慌,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
2015年7月16日7時30分左右,位于山東日照的山東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一千立方米液化烴球罐發生泄露并起火爆炸。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傷亡,但事故破壞力巨大,7輛消防車燒毀,爆炸點200米范圍內的建筑物門窗全部破碎。
2015年4月6日18時55分左右,福建省漳州市古雷開發區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的二甲苯裝置發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457萬元。
2014年6月9日12時35分左右,位于江蘇南京的揚子石化煉油廠硫回收裝置2號酸性水罐起火爆炸,現場黑煙滾滾,幾公里外都清晰可見。所幸沒有人員傷亡,污染水源也及時被控。事后調查發現,事故是人員操作失當引發。
這幾起事故最后都被認定為是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這些事故的隱患往往早在發生前就已經埋下。
化工行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可以分為設備設施投入不足、人員業務能力低下和管理制度漏洞這三類,但是歸根究底其實這都屬于安全意識薄弱。江蘇省這家麗天石化碼頭有限公司是一家省屬企業,是一個建廠有13年歷史的老廠。球罐區本來就是化工企業中最危險的地方,再加上這里的設備老化,那么球罐就變得更加的危險。按理說,企業應該對這個薄弱的地方更加關注才行,但是這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
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規定球罐必須要用惰性氣體——氮氣進行封存,這樣就可以阻止易燃易爆物質與空氣接觸,以免遇到點火源產生火災和爆炸,可是這里氮氣卻沒有投入使用。
企業明知道不用氮氣封存會產生什么樣的危險,也知道這樣的危險有多嚴重,但是這家企業卻因為以前沒發生事故就對此掉以輕心。
這次檢查組一共抽查了湖北、江蘇兩個省的四家企業,這四家企業的制度管理、硬件設備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也是石化行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
當前正值第15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今年安全月的主題是: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質。對于化工行業來說,安全是天字第一號工程,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想遏制重特大事故,只把“安全大于天”、“安全第一位”放在口頭上是不行的,必須從管理制度、硬件設施、人員素質多方面下手掃除薄弱環節,要做到安全無死角,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馬虎。
責任編輯:傅心婕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專題資訊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安監局組織收聽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2023-08-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